预计到2020年天津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
为加快打造“天津智港”,推进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升人工智能社会化水平,市政府日前出台《天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预计到2020年,本市人工智能产业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一批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实现突破,搭建一批有示范作用的智能制造应用场景。
根据《行动计划》,本市将进一步开拓更多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快人工智能在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运营、远程运维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 推广流程智能制造、离散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在设计、生产、管理、物流和营销等核心业务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新技术,形成制造与服务、金融智能化融合的业态模式。推动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各信息系统间数据的互通与互认,提升生产现场的自主决策、人机协作、装备健康管理等智能化管理能力。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无人化,提升工厂运营管理智能化水平。
智能交通 推进智能交通平台建设,搭建交通运行监测、交通决策分析、交通智慧应用、交通信息服务综合应用系统,提升智能交通服务水平。实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运行。
智能物流 加快智慧港口建设,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建立完善港口全面智能感知体系,提高港口物流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利用自动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神经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显著提升物流系统智能化水平,实现高效率优化管理,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
智能医疗 依托医疗、医保、医药“三医一体化”大健康共享平台,加快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员人口数据为核心的健康医疗领域数据汇集,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案例和经验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决策判断,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推广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分析系统的应用,推动健康管理从点状监测向连续监测转变。
智能政务 基于政务大数据支撑平台,汇聚政务数据,加强智能政务体系建设,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逐步提供涵盖政府公共服务、公共交通、公用事业服务、商业服务及金融服务领域的全方位智能化服务。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打破信息壁垒,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家居智能化 推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搜索、自动控制等技术在智能家居的广泛应用。利用传感器和通讯设备对人居环境进行监测形成的数据流,通过云计算和深度学习建立相应模型,依托家用物联网对室内电器设备乃至整个建筑的实时控制,提升家居产品智能化服务水平。
金融风险 支持金融行业应用智能客服、智能监控、身份识别等技术和装备,提升金融多媒体数据处理与理解能力,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智能预警与防控系统。深化人脸识别、智能支付等技术在购物、餐饮等商务领域的应用,提升智能移动支付水平。(李文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版权声明:本文由天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