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
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全面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不但能够推动我国由工业文明时代快步迈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而且还能为更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筑牢坚实基础,从而指引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
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正是全面领悟了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要义,天津市立足大环境大系统,高站位贯彻绿色新发展理念,把加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作为推进绿色发展、永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作为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打造环首都生态“护城河”、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天津的实际行动,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站位谋篇布局。
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格局不仅可以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人民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目的在民生,同时也是对人民群众生态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天津市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和生态为民,如经过3年多建设,金钟河湿地、海河生态芯、官港森林公园、王稳庄东部四大生态保育区的生态功能已得到有效恢复,津南咸水沽湾、双桥河湾、八里湾、海河生态芯、古海岸湿地绿廊(中段)、西青绿廊等地已初显“大水、大绿、成林、成片”的生态景观。同时通过水系的连通、水环境的治理、植被的复绿和大面积地植树造林等措施,使得“津城”、“滨城”双城生态屏障廊道初步形成,廊道及廊道周边环境得到充分改善,进而发挥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调节水循环系统等作用,构建了“林田水草、河湖湿地”多要素、全系统的生命共同体,这就既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了绿色福利,也造福后代子孙。天津市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为系统,充分尊重地理风貌和自然禀赋,实行“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田则田、宜水则水”的“四宜”原则,统筹“林田水草、河湖湿地”的一体化修复,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完整优美的生态画面,尤其是自2018年启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以来,已成为我市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和举措,如2020年全市碳汇能力增长了15.4%,为城市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绿色生态屏障还与北大港水库、团泊湿地、七里海湿地相连,共同形成了贯穿南北的“生态带”,生态效应凸显,中心城区东南部降温0.2摄氏度,增湿2%左右,“超大热岛”“超大干岛”被“拦腰隔断”,并形成了丰富的空中云水资源,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发展历史已充分证明,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更能有利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运行,要让自然环境为人类造福,就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让环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正如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主旨讲话中指出的那样,“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位于津南区的八里湾地带就用实实在在的数字彰显了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的无穷价值,其自2018年实施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以来,舍弃了过去粗放型发展路径,取缔了20个工业园区,关停“散乱污”企业2299家,做出了全国*一笔1.79万吨的碳汇交易,开启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充分展示了绿色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西青区王稳庄镇在进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后,规划开发了生态廊道、稻香农谷、蹈蟹园、稻田画和丰收塔等旅游景观区,唱响了以稻田文化为特色旅游的休闲农业品牌,切实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的这一论述就为我们实施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系统是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复合系统,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生态系统才能始终保持稳定、和谐、前进的状态,才能持续焕发生机活力,尤其是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阶段转变的进程中,更要积极推进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抓住战略机遇,占领战略制高点,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天津市正是按照提出的“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要求,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南,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如通过采用“文旅+”生态、农业、工业、商务、体育、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生态宜居、宜游、宜乐、宜养的双城间生态活力新境地,同时围绕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这一定位,大力发展了绿色低碳的智能科技产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聚力打造了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积极培育了新模式和新业态,从而为我市实现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版权声明:本文由天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