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知识点集锦特别是地租等值线图的判读!附常见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看数值①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要么相等,要么相差一个差值。
②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来判断。如火山口地貌。
①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若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一处,则该地形为悬崖、峭壁。
②在同—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通视),反之为凸坡。(不通视)通视为两点间能互相看见。
③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看清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与实际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坡度问题: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①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可判断某些地形的走向,如,山脉走向。
②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
若一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此处地形为山脊;等高线的向地势高的方向凸,则此处地形为为山谷(符合等值线的“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战略通法:由等值线:“高高低低”判读: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为低海拔(值)(山谷)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为丘陵。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 100 米以上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 .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凡外高内低的为洼地。
1 .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库容量要大。
2 .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建筑用地多在平原和河湖、交通线 .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
4 .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岩岸港湾。
5 .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6 .交通线选择: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滑坡,尽可能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
地租等值线.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地租高低的影响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高峰。
(2)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
(3)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 )A.交通干线经过B.人口稠密
地租等值线图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城市地租的变化,地租数值由里向外逐渐减小,表明城市地租市中心*高,越向外地租越低。但是该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弯曲的地方主要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近C.西北方向的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第1题,据图可知,该市北部地区地租等值线密度总体较南部地区小,故北部地区地租梯度总体较南部地区小;图中地租相同的区位,正南方向距离市中心*近;西北方向上地租递减较慢,可能是因为该方向上交通设施较好,距离市中心较远地段地租仍很高;空气质量越好的地区,地租越高,地租等值线题,甲地是与市中心距离相同地租水平*高的地区,说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条件好,*适宜布局电子信息产业。
运用“推拉理论”说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回答1~2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2.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解析】第1题,根据城市化发展速度变化,结合图可知M、P、N分别对应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故N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第2题,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分别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M)、加速阶段(P)和后期阶段(N)。
【答案】1.C 2.A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分散大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治理城市环境,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非都是负面的。合理的城市化能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2)许多城市化问题并非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技术落后、观念陈旧、管理不力、环境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导致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产生许多城市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人为努力得到解决。
1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2)简述该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效益。
(3)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自然资源、交通、水源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从增加城市水资源数量、减少内涝、促进水循环、减缓热岛效应及减轻地表水污染等方面进行说明。
第(3)题,结合气候、河流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1)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燃料丰富;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大气环境污染小;位于城区河流下游,不会污染城区水源;临河用水方便。
(2)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资源化;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有效减少城市内涝;促进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地面径流污染。
(3)西欧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比较均匀,不易形成洪水;河网密布,城市水体面积大,蓄水能力强;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的能力强。
线)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如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适宜的是()
(1)曲线变化,地租变化趋势,即由市中心向四周递减。
(2)极值,该区域地租的*大值、*小值。
解题思路:第(1)题,图中显示,Ⅰ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大,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含义可知,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大,由于Ⅰ区位于城市中心,可推知建筑物密度大,A项正确;Ⅱ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大,且位于Ⅰ区附近,可推知为住宅区,不适宜建垃圾填埋场;Ⅲ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小,建筑物较稀疏,且在住宅区外围,应为工业区,商业网点较少;Ⅳ区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城市热岛效应较弱。第(2)题,民俗博物馆一般都依托既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并不会使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选项A错误;耕地为农业用地,若划定甲处为耕地保护区,则甲处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周边地区低,选项B错误;耕地是发展种植业*主要的生产资料,增加种植业投入一般指使用良种、机械化生产、采用喷灌或滴灌技术等,并不会使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选项C错误;为了分流中心城市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卫星城与中心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为了接纳中心城市分流的人口和产业,卫星城必然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从而使得土地利用强度高于周边地区,选项D正确。
(1)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好的是()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版权声明:本文由天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